▲這次要來參拜的廟宇是位於三峽街上的長福巖清水祖師廟,祖師廟供奉清水祖師,是三峽地區的信仰中心,祭祀圈範圍擴及部份鶯歌及部分樹林地區,每年正月初六祖師公聖誕,信仰圈的七股輪值,都會輪流為祖師公慶生,就是有名的豬公大拜拜,所以對我們有在信仰圈內的信眾來說,是七年輪一次,七年真的是說長也蠻長的說,也是久久才能輪到一次。
▲對小弟來說,祖師廟是有一些情感意義存在的,本身我們就是安溪子民,清水祖師在唐山大陸,幾乎就是安溪最重要的守護神,小弟的先祖就來自於安溪清水巖山下,來到台灣之後,在三峽落地生根,又有幸在三峽繼續受到祖師公的庇佑,實在萬幸。剛剛有提到七股祭祀圈,除了正月三峽大拜拜外,七月普渡也是七股輪祀,七年才有一次。小弟正好有紀錄到今年三峽的水燈排遊行。
詳細介紹可點選右邊連結字體:『三峽・長福巖中元普渡水燈排遊行,出發篇』‐‐ 新北三峽・長福街・長福巖(祖師廟)
▲對蠻多人來說,三峽祖師廟有名在於有個美譽的別稱,東方藝術殿堂。會有這個美名是因為現今的祖師廟廟體,是由三峽在地的藝術家李梅樹教授監製而成,在祖師廟內許多石雕.木雕.銅雕.造景,在工藝.工法.藝術上,真的非常用心來製作建成,值得去細細品味,感受當時的那股為神明盡心竭力的那份情感。之前小弟有到一篇關於祖師廟的介紹,據說正門這對獅子,是李梅樹教授親手鑿製而成。
▲進廟參拜共有四座香爐,兩座在一樓,其中兩座在二樓。
▲首先先參拜天公玉皇上帝,天公爐在廟門外。這張照是小弟後續再次來補拍,正好遇到台灣的非常時刻管制期。
▲正殿主祀:清水祖師。從祀:張將軍、黃將軍、蘇將軍、李將軍。照片是拜殿向主殿的方向。
▲主爐近照,這張照片是小弟再次到祖師廟補拍照,歷經之前廟內金尊有換過新衣,所以鎮殿清水祖師公的神衣會跟之前不太一樣。
▲祖師廟的主殿神龕,每一尊都是清水祖師,開基清水祖師是在玻璃框中的那一尊。張黃蘇李四位將軍,是清水祖師在安溪修行時,所收服的部將,現今祖師公神像黑臉為神貌,就是當時被四位所燻黑。祖師廟有雕塑四位將軍的神像,小弟會在後面幾張照片呈現出來。
▲長福巖祖師廟內爐另一個角度。
▲主神龕旁龍邊神龕,一樣供奉清水祖師,比較大尊的是祖師廟的其中一尊祖,這尊是排第幾的祖,小弟也不太知道,因為這種比較大型有座椅的祖師公神像,在祖師廟中有好幾尊。後面比較小尊的神像,好像是祖師廟有在給信眾請,是在出巡的祖師公神像。旁邊有兩尊比較大尊大型的神像,就是四位將軍的其中兩尊,至於這兩尊是哪兩位將軍,小弟不知道,期待有緣知道的話,再向大家介紹。
▲主神龕旁虎邊神龕,一樣供奉清水祖師,這邊座椅的祖師公神尊就比較多一點了。後面有一尊戴有奉帽留有鬍鬚的文臉神尊,這尊印象中來祖師廟好一段時間了,但一直不太清楚是哪一尊神明就是了。旁邊有兩尊比較大尊的大型神像,就是四位將軍的另外兩尊,至於這兩尊是哪兩位將軍,小弟也不知道,也是期待有緣知道的話,再向大家介紹,看起來這四尊將軍好像是銅雕製作,感覺重量很有份量。
▲龍邊廂房神龕,供奉的是太陽星君,就是太陽公公,這邊沒有香爐,一般小弟會以拜祖師公的香再往這邊參拜,簡單以雙手參拜也是可以的。蠻特別的是,神像看起來好像是用金屬製作而成,神像外表製成金色的外貌,非常特別。在太陽星君兩邊,應該是太陽星君的部將,看起來好像也是金屬製成的神像。在前方左右各一尊大型的神像,分別是手拿樂器琵琶的調將軍,以及手拿寶劍的風將軍,風和調合起來就是風調,感覺神像和剛剛的四將軍一樣都是銅雕製作,重量也很有份量。
▲在龍邊廂房神龕的龍邊,有幾尊清水祖師的神像,這個應該是讓信眾來恭請的分靈神像。調將軍這張照起來,感覺清楚很多。
▲在龍邊廂房神龕的虎邊,這邊也有一些有座椅的祖師公神像,還有一些比較小尊一點的祖師公神像,這邊應該也是祖師廟在出巡的祖師公。風將軍,剛剛我在寫文才注意看到,其實祂跟調將軍一樣都有腳踩小鬼,小弟拜那麼久還是第一次注意到的說。
▲虎邊廂房神龕,供奉的是太陰星君,就是月亮娘娘,這邊也是沒有香爐,一般小弟會以參拜祖師公的香再往這邊參拜,簡單以雙手參拜也是可以的。也蠻特別的是,神像看起來好像也是用金屬製作而成,神像外表製成銀色的外貌,跟太陽星君的金色有所不同,也是非常特別。太陽太陰兩尊都是自然崇拜而來的神明,太陽為陽,以男性神明來作祭祀,太陰為陰,則以女性來祭祀。在太陰娘娘兩邊的隨侍神明,看起來好像也是金屬製成的神像。在前方左右各一尊大型的神像,分別是手拿樂器傘的雨將軍,以及手拿小龍的順將軍,雨和順合起來就是雨順,加上另一邊剛剛的風調二將軍,就是風調雨順四大將,以小弟目前有看過的高僧信仰的廟宇,通常門神都有繪製風調雨順四將軍,以及哼哈二將,在三峽祖師廟也不例外,門神一樣有這六位將軍,只是風調雨順四將,又有另外雕塑金尊神像。
▲一樓參拜完畢,往二樓前進,往二樓的樓梯在主殿後方。印象中有看過一些資料,當初規劃重建祖師廟時,是有規劃後殿的,後殿印象中資料是寫凌霄寶殿,就是祭拜玉皇上帝天公,只不過以現代的時空背景,感覺是難以實現了。以現今這樣的巍峨大廟,也是很厲害了說。
▲二樓有兩邊,往樓梯往左邊走是太歲殿,右邊走是文昌殿。
▲在二樓龍邊廂房神龕,供奉的是文昌帝君,左右配祀筆童及印童。以一般來說,太歲殿會奉祀在龍邊居多,但祖師廟是文昌殿先奉祀,之後才再在奉祀太歲殿,所以文昌帝君安奉在龍邊。
▲文昌香爐沒有在文昌殿內,是設置在靠近鐘樓處。
▲來張大鐘照,祖師廟的鐘規模也不算小的說。
▲以這邊的視野來說,可以看到鄰近的鳶山。
▲來到二樓虎邊,在二樓虎邊廂房神龕,供奉的斗姥星君,龍邊神龕為左輔星君,虎邊神龕為右弼星君,以及供奉有六十尊太歲星君,祖師廟是有雕塑六十甲子每一年值年星君的金尊。
▲龍邊的三十太歲星君金尊。
▲虎邊的三十太歲星君金尊,在最上層中間有一個空位,那個空位就是今年己亥年太歲星君,原本的供奉位置,因逢值年,所以就請星君到神龕中間供奉。
▲在斗姥星君神像前,就是今年己亥年值年太歲星君,謝太大將軍,亦有尊稱,謝壽大將軍,或謝燾大將軍。
▲太歲香爐也沒有在太歲殿內,是安置在靠近鼓樓處。
▲祖師廟的鼓樓大鼓,這鼓真的蠻大一顆的。
▲參拜完祖師廟的眾神明後,來欣賞一下祖師廟的美。
▲屋脊上的剪黏,有一些都已經有凋落了,但還是有散發出一股間守崗位的古樸質感。
▲好似龍要飛天,榮耀飛天。細細近看才發覺,廟頂很多作品都在漸漸凋落了,感覺有點可惜,日積月累後還是敵不過歲月的痕跡。
▲在二樓處,都可以比較近的距離欣賞到祖師廟的廟體外造,細細品嘗,真的覺得蓋一間廟不簡單,尤其以當時的時空背景來說,更是不簡單。
▲回到一樓主殿前,或許有些朋友會很好奇,那對百鳥朝梅柱在哪裡,其實就是圖中中間那支石柱,有別於圖中左右兩支石柱,以龍為主的造型作主體,中間那支石柱就顯的與眾不同。
▲剛剛看到是龍邊,這邊是虎邊。百鳥朝梅柱一樣是中間那支。
▲小弟我每次來,看到這對獅子,感覺很有喜感,感覺就讓人很開心。
▲主爐前的御路石,這是後來,近些年來才再設立的,基本上從這個御路石設立之後,基本上祖師廟大致的新造物作品,都是現成品居多,也算是終結了李梅樹教授蓋廟時期,當時所有物件都是在三峽設計及生產的那一頁了,是新的時代的的開始了說。
▲當天拍照才發現,御路上的洞,好像有被誤會當作許願來用,裡面還蠻多零錢的說。
▲祖師廟其實還有許多作品可以欣賞,爾後如有機會,再來好好了解一番,感受當時李梅樹教授的用心,將工們一點一滴的心血結晶。有機會來到三峽地區,可以來長福巖祖師廟參拜清水祖師公及眾神明喔。
----------▲初記---------- ▼再記----------我是分隔線
▲有次正好在祖師廟拜斗的時候,到祖師廟參拜,正好拍到正殿內四大將軍的聖像。這尊將軍右手手持一珠,左手好像也有拿法器,但小弟眼拙實在看不出來手中為何物。
▲這一尊將軍手持寶劍。
▲這一尊將軍手持三叉戟。
▲這一尊將軍,雙手都有持戟。至於這四尊,哪尊是張將軍,黃將軍,蘇將軍,李將軍,這部份小弟有緣得知的話,期待有緣再補上囉。
三峽長福巖
主祀:清水祖師
地址:新北市三峽區長福街1號
GPS座標:24°56'02.4"N 121°22'12.9"E
連絡電話:02-2671-1031
開放時間:
鄰近火車站:鶯歌站,必須再轉搭車前往廟宇。
到訪時間:2019/05
再訪時間:2019/11,2020/06
川川視野,感受民間信仰帶來的神奇之旅,下間廟再會了!!
※※延伸閱讀※※
※※祭典延伸閱讀※※
『三峽・長福巖祖師廟清水祖師公聖誕・正月初六祝壽祭典』‐‐ 新北三峽・長福街
『三峽・長福巖祖師廟清水祖師公聖誕・正月初六早上迎神豚』‐‐ 新北三峽・復興路民生街
『三峽・長福巖祖師廟・中元普渡水燈排遊行,出發篇』‐‐ 新北三峽・長福街
『三峽・長福巖祖師廟・中元普渡水燈排遊行,回廟篇』‐‐ 新北三峽・長福街
『三峽・中秋恭迎保儀聖駕・祖師廟迎請尪公』‐‐ 新北三峽・長福街・長福巖
※※三峽吃喝延伸閱讀※※
『三峽・金牛角伴手禮特輯・福美軒・康喜軒・金三峽・三峽金牛角・鑫三峽・牛香軒・麥香城・三角湧黃金牛角・樂芙軒・瑞軒・弘味軒』‐‐ 新北三峽
『三峽・松柏園・古早味經濟小吃(北大三樹路分店)』‐‐ 新北三峽・三樹路
『川川三峽食記目錄・小區或路名排列・陸續更新中』‐‐ 新北市・三峽
『川川三峽食記目錄・以類別型態排列・陸續更新中』‐‐ 新北市・三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