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這次要來參拜的廟宇是台北景美仙跡岩,仙跡岩位於景美夜市附近山上的一間仙公廟,因為傳說有仙公的仙跡而得名,這篇就要來到景美近郊的山上參拜仙跡岩仙公廟。
▲來到景美景興路上,在靠近263巷這邊,在路邊就可以看到仙跡岩的牌樓。
▲牌樓上來,往山上的方面移動。
▲上山的過程有些是樓梯,有些是平路。
▲再穿過慈善亭。
▲穿過慈善亭後,看到一對石燈就代表仙跡岩快到了。
▲再從土地公廟上來後,就可以看到仙跡岩了。
▲進廟參拜,共有十一座香爐。
▲首先先參拜天公玉皇上帝,天公爐在靠近山邊這邊。
▲正殿主祀:孚佑帝君。從祀:袁天君、柳星君。仙跡岩主爐在中門門前。
▲仙跡岩廟內好像是不能進入,小弟在廟外拍攝。
▲主殿神龕奉祀主神孚佑帝君,龍邊方童顏神明應該是袁天君,虎邊方綠臉神明應該是柳星君。
▲龍邊方神龕奉祀釋迦牟尼佛。
▲龍邊方神龕中間奉祀釋迦牟尼佛,龍邊方奉祀觀音菩薩,虎邊方奉祀地藏王菩薩,前方左右從祀韋馱尊者、伽藍尊者。
▲虎邊方神龕奉祀天上聖母。
▲虎邊方神龕奉祀三尊天上聖母,前方三尊女性神明感覺是註生娘娘。
▲再來參拜太歲殿。
▲太歲殿奉祀斗母星君、值年太歲星君。
▲太歲殿龍邊方,六十太歲星君金尊。
▲太歲殿虎邊方,六十太歲星君金尊。
▲來到仙跡岩下一層。
▲這邊一樣先參拜天公玉皇上帝。
▲下層中間神龕奉祀地藏王菩薩。
▲地藏王菩薩金尊聖像。
▲地藏王菩薩殿旁龍邊神龕,奉祀關聖帝君。
▲關聖帝君金尊聖像。
▲地藏王菩薩殿旁虎邊神龕,奉祀文昌帝君。
▲文昌帝君金尊聖像。
▲關聖帝君殿旁龍邊神龕,奉祀龍神。
▲石岩祀龍神。
▲文昌帝君殿旁虎邊神龕,奉祀文財神爺。
▲文財神爺金尊聖像。
▲接下來再來到土地公廟。
▲首先先參拜天公玉皇上帝,天公爐在廟前方。
▲廟內主神奉祀福德正神、福德夫人。
▲福德正神、福德夫人金尊聖像。
▲土地公廟旁還有一小空間奉祀其他的福德正神。
▲內有奉祀多尊福德正神金尊。以上就是仙跡岩十一座香爐,各神殿奉祀的神明。
▲在龍神殿前方地上,就是傳說仙公腳印遺跡的石岩,小弟看到網路上也有一說是劉海蟾祖師所留下,但看起來似乎以仙公留下的遺跡為主流說法。
▲小弟稍微找了一下網路上仙跡岩的沿革資訊,提供參考實際沿革以廟方為準。西元1945年有位牧童在景美山,發現山巔上有顆巨大岩石上,顯露有相當清晰可見足印,鄉人稱奇。西元1946年籌組景美風景區古蹟保存建設委員會,公推地方名人篤儒、臺灣著名文化宿耆林佛國先生擔任第一任主任委員,林黃鐘、林金水分別擔任第二、三任主委,籌建本廟。民國41年農曆8月24日,西元1952年本廟初建完成,鐵拐仙翁等11為諸神蒞臨本廟扶鸞降筆詩。西元1959年10月本廟首次修建完成,並擴建登山步道。民國48年11月1日訂名為仙跡岩廟,並由謝木海先生擔任第四任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,創建仙跡岩圖書館,成立仙跡岩慈善委員會發放食米、佈施棺木給貧困鄉民,並組織仙跡岩誦經團,設置休閒活動場所等。民國50年奉供金色地方福神,信徒們俗稱為外省土地公。民國54年2月23日前臺北縣政府以北縣字第貳百伍十貳號函同意本廟寺廟登記。
▲仙跡岩廟,門面龍邊方石雕牆堵。
▲仙跡岩廟,門面虎邊方石雕牆堵。
▲仙跡岩廟,中門龍邊方公獅。
▲仙跡岩廟,中門虎邊方母獅。
▲水泥塑羅漢祥龍。
▲土地公廟前水泥塑彩繪福祿壽三仙神桌。
▲仙跡岩前方景色。
▲山上景色視野野蠻遼闊的說。
▲雖然仙跡岩高度沒有太高,但遠眺的景色也是蠻優美的。
▲在步道上還可以遇到松鼠。
▲松鼠感覺和人也是蠻親近的說,不是很怕生。
▲仙跡岩登山路線圖,來仙跡岩好像蠻多條路線都可以來的說。
▲仙跡岩金爐。有機會來到文山區景美附近,可以來仙跡岩參拜孚佑帝君及眾神明喔。
文山區景美仙跡岩
主祀:孚佑帝君
地址:台北市文山區景興路263巷28號
GPS座標:24°59'33.3"N 121°32'52.9"E
連絡電話:02-2932-6818
開放時間:
鄰近捷運站:景美站,走到廟宇大約35分鐘左右。
到訪時間:2023/01
川川視野,感受民間信仰帶來的神奇之旅,下間廟再會了!!
※※延伸閱讀※※
『廟宇紀錄・神明聖稱排序・陸續更新中』‐‐ 台灣22縣市・368鄉鎮市區
『廟宇紀錄・鄉鎮市區排序・陸續更新中』‐‐ 台灣22縣市・368鄉鎮市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