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這次要來參拜的是宜蘭市城隍廟,小弟在探訪宜蘭地區的廟宇,看到一些相關性的資訊,發現溪北及溪南的城隍廟,形成的方式不太一樣,溪南的城隍廟多為陰神升格為城隍爺,在溪北地區的城隍廟原來主祀的就是城隍爺,這次就要來到宜蘭市內,參拜宜蘭城隍爺。
▲來到宜蘭市城隍街上,在靠近西後街這邊,路邊就可以看到城隍廟了。
▲城隍廟近照。
▲進廟參拜,共有兩座香爐。
▲首先先參拜天公玉皇上帝,天公爐位在廟內天井。
▲正殿主祀:城隍爺公。宜蘭市舊稱五圍,清代興建宜蘭古城,在嘉慶18年建城之後,官民合力捐資興建宜蘭城隍廟。
▲主殿神龕。
▲主殿神龕。
▲主殿神龕龍邊方,感覺鎮殿城隍爺蠻像是軟身的金尊。
▲主殿神龕虎邊方,在神龕內也奉祀很多尊城隍爺金尊,左右也奉祀很多尊的陪祀神明。
▲主殿龍邊方,奉祀文判官。
▲主殿虎邊方,奉祀武判官。
▲主殿龍邊方,奉祀左排爺神尪,左排爺金尊。
▲主殿虎邊方,奉祀左排爺金尊,左排爺神尪。
▲廟內左右奉祀六部司官。龍邊方分別為吏部司官、戶部司官、禮部司官。
▲吏部司官。
▲戶部司官。
▲禮部司官。
▲虎邊方分別為兵部司官、刑部司官、工部司官。
▲兵部司官。
▲刑部司官。
▲工部司官。
▲廟內龍邊靠廟門,奉祀馬使爺、神馬。
▲宜蘭城隍廟內也有奉祀城隍爺的眷屬,照片左至右分別為大少爺、二少爺、三少爺,小弟記得在頭城城隍廟,也有城隍大少爺到七少爺。
▲大少爺神尪。
▲二少爺神尪。
▲三少爺神尪。
▲文判官神尪。
▲武判官神尪。
▲謝將軍金尊。
▲謝將軍神尪。
▲謝將軍神尪。
▲謝將軍神尪。
▲范將軍神尪。
▲范將軍神尪。
▲范將軍神尪。
▲范將軍金尊。
▲日遊巡神尪。
▲夜遊巡神尪。
▲牛將軍神尪。
▲馬將軍神尪。
▲大小將軍神尪。
▲二小將軍神尪。
▲招財童子神尪。
▲進寶童子神尪。
▲來到龍邊偏殿夫人殿。
▲夫人殿奉祀城隍夫人。
▲城隍夫人金尊聖像。
▲夫人殿龍邊方神龕,奉祀註生娘娘。
▲註生娘娘金尊聖像。
▲夫人殿虎邊方神龕,中間奉祀花公、花婆,左右奉祀婆姐尊神。
▲花公、花婆,左右奉祀婆姐尊神。
▲夫人殿神龕旁,奉祀二小姐神尪、大小姐神尪。
▲大小姐神尪。
▲二小姐神尪。
▲佛祖殿奉祀觀音佛祖、地藏王菩薩。
▲觀音佛祖、地藏王菩薩聖像。
▲功德堂奉祀城隍廟先賢祿位。以上就是宜蘭城隍廟,兩座香爐各神殿奉祀的神明。
▲城隍廟中門龍邊方,神荼門神。
▲城隍廟中門虎邊方,鬱壘門神。
▲城隍廟龍邊小港門,文判官、武判官門神。
▲城隍廟虎邊小港門,看門神彩繪的感覺,感覺畫的應該是司官。
▲城隍廟重修捐獻芳名,小弟搜尋城隍廟相關資訊,略續相關沿革,實際沿革以廟方為準。清嘉慶十五年,西元1810年宜蘭入清朝版圖,嘉慶十七年,西元1812年正式設葛瑪蘭廳治理,廳治選在五圍,五圍即為今日之宜蘭市。嘉慶十八年,西元1813年,宜蘭城修築完成,城隍廟同年也建成完工。
▲民國64年,城隍夫人殿重修捐獻芳名,
▲民國54年,後殿重修捐獻芳名,
▲主殿上恩威並濟匾額,據說為昭和4年西元1929年,蘭芳公司眾信眾所敬獻。
▲宜蘭城隍爺古式燈籠。
▲嚴禁勒派社番換戳規費碑,此碑為道光18年噶瑪蘭通判閻炘所立。
▲蘭邑城隍廟執事牌。
▲龍邊方執事牌。
▲蘭邑城隍廟虎邊方執事牌。
▲虎邊方執事牌。
▲有很多吉祥物含意的窗花造景。
▲白花圖案的磁磚裝飾。
▲城隍廟中門石鼓門枕石。
▲城隍廟金爐。有機會來到宜蘭市街區,可以來城隍廟參拜城隍爺公及眾神明喔。
宜蘭市城隍廟
主祀:城隍老爺
地址:宜蘭縣宜蘭市城隍街12號
GPS座標:24°45'33.2"N 121°45'08.1"E
連絡電話:03-933-1613
開放時間:
鄰近火車站:宜蘭站,走到廟宇約15分鐘左右。
到訪時間:2022/07
川川視野,感受民間信仰帶來的神奇之旅,下間廟再會了!!
※※延伸閱讀※※
『廟宇紀錄・神明聖稱排序・陸續更新中』‐‐ 台灣22縣市・368鄉鎮市區
『廟宇紀錄・鄉鎮市區排序・陸續更新中』‐‐ 台灣22縣市・368鄉鎮市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