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這次要來參拜的廟宇是宜蘭市北門口同興廟,小弟在來往宜蘭市時,都會在中山路上的路旁看到這間同興廟,有好幾次都蠻想停下來進去參拜,但也是直到最近才有前來參拜。
▲來到宜蘭市中山路三段,靠近同興街這邊,在路邊就可以看到同興廟了。
▲同興廟主廟體位在二樓,可以走樓梯上去。
▲上來後就可以看到同興廟了。
▲進廟參拜,共有八座香爐。
▲首先先參拜廟前接應爐。
▲正殿主祀:廣澤尊王。從祀:顯佑尊侯陳欽差、崇德尊侯黃太尉。同興廟主殿神龕內有用玻璃隔起來,小弟去的當天天氣很好,所以還蠻反光的,殿內會稍微照不太清楚。
▲主殿神龕內有看到鎮殿廣澤尊王,還有左右陳欽差、黃太尉。前方還有奉祀中壇元帥、關聖帝君、天上聖母。
▲龍邊神龕奉祀觀音菩薩。
▲觀音菩薩金尊聖像。
▲龍邊邊爿神龕奉祀值年太歲星君神牌。
▲虎邊神龕奉祀福德正神。
▲神龕內奉祀有五尊福德正神。
▲龍邊偏殿神龕,奉祀開山祖師及有功先人祿位。
▲龍邊前方奉祀黑令旗兵將爐。
▲接下來再往樓上移動,龍邊方有往上樓梯。
▲樓上南天宮神龕奉祀玉皇上帝。
▲南天宮神龕,前方龍邊方奉祀玉皇太子,前方虎邊方奉祀托塔天王。
▲同興鎮殿廟玉皇上帝手中有拿如意,前方左右也有兩尊拿如意金尊,龍邊方金尊右手拿如意,虎邊方金尊左有拿如意,感覺兩尊也有可能是玉皇上帝金尊。前方白鬍鬚的金尊,不知到是哪一尊神明,期待有緣知曉。以上就是同興廟八座香爐,各神殿奉祀的神明。
▲同興鎮沿革,小弟略敘其文,詳細沿革以文中為主,實際沿革以廟方為準。同興廟供奉廣澤尊王為主神,據里內耆老口敘,隨先賢由大陸來台供奉於此,建廟時間已無可考。根據宜蘭縣誌歷史建築篇,約在清朝道光十二年西元1832年間,宜蘭市中山路3段241號,另在清朝光緒13年西元1887年,因廣澤尊王神蹟顯赫,榮獲五品國子賞賜即是鳳山匾額乙只,設廟之初期為平房土角厝,廟內設備極為簡陋,同興廟為現在之北門里、慶和里、孝廉里等信眾之信仰中心,民國五十一年因強颱歐珀颱風來襲吹毀廟寺,經地方先賢熱心捐獻及勸募決定重新興建,興建之初,有兩個方案,一派主張興建一樓俾利信眾方便膜拜,但另一派主張,因本廟香火並非鼎盛,應興建二樓將廣澤尊王供奉於二樓,一樓出租以增加廟方收入,如此才能解決香油錢不足以支應開支之問題,經當時耆老幾經多次熱烈討論與溝通後,決定興建二樓之案,於民國五十三年重建完成,民國五十三年本廟增蓋太子樓,南天宮恭奉玉皇上帝,定名為南天宮。
▲同興廟中門龍邊方,秦叔寶門神。
▲同興廟中門虎龍邊方,尉遲恭門神。
▲同興廟龍邊方小港門,上有同修俎豆、興薦馨香。
▲同興廟虎邊方小港門,上有同慶萬載、興靈千秋。
▲同興廟南天宮龍邊方,神荼門神。
▲同興廟南天宮虎邊方,鬱壘門神。
▲同興廟主殿上方,即是鳳山匾額。應該就是剛剛沿革中有提到五品國子獻的匾額,有一大一小匾額,感覺有可能大的匾額應該是再仿製。小弟沒有拍的很清楚五品國子的官職姓名,期待下次有機會再了解看看。
▲即是鳳山匾額上方,八仙帶騎水泥塑彩繪作品。
▲同興廟雕刻神桌。
▲南天宮前有一座輦轎。
▲小弟有發現同興廟旗誌上,有寫上北門口的字樣,所以小弟也有在標題上打北門口。
▲古式燈籠上寫有廣澤尊王。
▲廟內地上,蓮花磨石子圖案。
▲廟門面廣澤尊王聖稱大字。
▲廟內龍邊方保生大帝點龍睛,水泥塑彩繪牆堵。
▲廟內虎邊方伏虎,水泥塑彩繪剪黏牆堵。
▲廟前水泥塑彩繪龍柱。
▲在南天宮這邊,可以看到廟頂上淋塘剪黏作品。
▲仿吊桶剪黏花形作品。
▲同興廟金爐。
▲有機會來到宜蘭市北門口附近地區,可以來同興廟參拜廣澤尊王及眾神明喔。
宜蘭市北門口同興廟
主祀:廣澤尊王
地址:宜蘭縣宜蘭市中山路三段237號
GPS座標:24°45'42.2"N 121°45'13.0"E
連絡電話:03-932-8134
開放時間:
鄰近火車站:宜蘭站,走到廟宇大約15分鐘左右。
到訪時間:2022/07
川川視野,感受民間信仰帶來的神奇之旅,下間廟再會了!!
※※延伸閱讀※※
『廟宇紀錄・神明聖稱排序・陸續更新中』‐‐ 台灣22縣市・368鄉鎮市區
『廟宇紀錄・鄉鎮市區排序・陸續更新中』‐‐ 台灣22縣市・368鄉鎮市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