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這次要來參拜的廟宇是楊梅頭錫福宮,第一次對錫福宮有印象,應該是小弟有次去新豐拜拜,回程到了楊梅市區,發現市區有一間很大間的廟宇,就彎進到這邊來看看,當時只有在廟外手拜拜,這次再度來到錫福宮,就進到廟中紀錄一番。
▲來到楊梅大華街靠近武營街這邊,在路邊就可以看到錫福宮了。
▲進廟參拜,總共有三座香爐。
▲正殿主祀:天官大帝、地官大帝、水官大帝,合稱三官大帝。小弟依照剛剛的參拜指示圖的順序,先參拜廟內主爐。
▲再來參拜天公玉皇上帝,天公爐位在廟內中門內。
▲鎮殿三官大帝金尊蠻大尊的,感覺很有氣勢,廟內整體看起來都蠻新穎的。
▲三官大帝殿旁龍邊神龕,奉祀關聖帝君,左右從祀關平將軍、周倉將軍。
▲關聖帝君殿旁龍邊神龕,奉祀註生娘娘。
▲三官大帝殿旁虎邊神龕,奉祀天上聖母,左右從祀千里眼將軍、順風耳將軍。
▲天上聖母殿旁虎邊神龕,奉祀福德正神。
▲一樓龍邊側殿神龕為文昌殿,奉祀文昌帝君。
▲文昌帝君金尊聖像。
▲一樓虎邊側殿神龕為財神殿,奉祀文財神爺。
▲文財神爺金尊聖像。
▲來到後殿三樓。
▲三樓中間神龕,奉祀天公玉皇上帝。
▲玉皇上帝殿旁龍邊神龕,奉祀觀音菩薩,左右從祀善才尊神、良女尊神。
▲觀音菩薩殿旁龍邊神龕,奉祀文殊菩薩。錫福宮文殊菩薩手中法器比較特別,手中拿的是蓮花,跟一般拿寶劍或是如意不太一樣。
▲玉皇上帝殿旁虎邊神龕,奉祀神農大帝。
▲神農大帝殿旁虎邊神龕,奉祀地藏王菩薩。以上就是錫福宮三座香爐,各神殿奉祀的神明。
▲在廟內龍邊的二樓梯間,也有神龕奉祀錫福宮有功先賢之長生祿位,中間同祀神農大帝。
▲在廟內虎邊的二樓梯間,也有另一座神龕奉祀錫福宮有功先賢之長生祿位,中間同祀地藏王菩薩。
▲一樓中殿三官大帝神龕。有關錫福宮的相關沿革資訊,小弟以網路上所蒐集到的資訊綜合略敘,詳細實際沿革以廟方為準。清乾隆十四年,西元1749年,奉祀三官大帝,選定爐主每年巡祀。之後地方人士募集資金建廟一座,稱為三界廟。有另一說,香火與湖口三元宮、波羅汶三元宮、頭重溪三元宮,來自新豐鄉中崙溪南三元宮。清穆宗同治元年,西年1862年建成。日據時代日本人將三界廟充作軍營,軍用稻草袋供應處,舊廟在1943年毀於火災。後遷地於伯公山山麓,福德正神祠為廟址,合祀福德正神,更名為錫福宮。台灣光復後仕紳鍾和桂提出再建,西元1958年落成,西元1971年重整廟貌。西元1991年信徒大會決議重建廟宇,直到西元2009年動土開工,西元2014年11月三官大帝眾神登龕安座。
▲錫福宮一樓中門門神,秦叔寶、尉遲恭門神。
▲中門旁龍邊小港門,加冠、進祿朝官門神。
▲龍邊最旁邊小港門,持香、持花宮娥仙女門神。
▲中門旁虎邊小港門,富貴、進爵朝官門神。
▲虎邊最旁邊小港門,持茶、持果宮娥仙女門神。
▲錫福宮後殿三樓龍邊方門神,中門龍邊方門神為王靈天君,龍邊小港門門神為風天王、調天王。
▲錫福宮後殿三樓虎邊方門神,中門虎邊方門神為普化天尊,虎邊小港門門神為雨天王、順天王。
▲三樓廟上八卦形藻井。
▲錫福宮的神桌都蠻大作的,感覺真的很豪華。
▲廟上眾神朝天作品,感覺應該是泥塑彩繪作品。
▲三樓前方石雕龍柱,這一對也蠻大作的。
▲一樓廟內天井,這邊就可以看到剛剛的三樓石雕龍柱。
▲廟內漆線雕龍柱。
▲廟上孝感動天作品,孝感動天故事為帝堯因舜的孝順傳位給他,堯民間奉為天官大帝,舜奉為地官大帝。
▲廟門面也非常豪華,都是石雕類的作品為主,兩對龍柱也非常大型,很有氣勢。
▲廟前石雕龍吐水御路石。
▲廟前金爐,照片右邊那一款感覺稍微有點點年代,現在比較少見了。
▲廟前龍邊方大樹。
▲廟前虎邊方大樹,兩棵樹都非常大顆。
▲有機會來到楊梅市區,可以來錫福宮參拜三官大帝及眾神明喔。
楊梅錫福宮
主祀:天官大帝、地官大帝、水官大帝,合稱三官大帝。
地址:桃園市楊梅區大華街172之1號
GPS座標:24°54'25.3"N 121°08'33.8"E
連絡電話:03-478-3283
開放時間:早上06:00~晚上21:00
鄰近火車站:楊梅站,走到廟宇大約15分鐘左右。
到訪時間:2021/10
川川視野,感受民間信仰帶來的神奇之旅,下間廟再會了!!
※※延伸閱讀※※
『廟宇紀錄・神明聖稱排序・陸續更新中』‐‐ 台灣22縣市・368鄉鎮市區
『廟宇紀錄・鄉鎮市區排序・陸續更新中』‐‐ 台灣22縣市・368鄉鎮市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