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這次要來參拜的廟宇是龍潭三坑老街永福宮,永福宮位於三坑老街上,是三坑及佳安兩庄聯祀的公廟。
▲來到龍潭三坑老街上,就可以看到永福宮了。
▲進廟參拜,總共有五座香爐。
▲首先先參拜天公玉皇上帝,天公爐在中門廟內。
▲正殿主祀:天官大帝、地官大帝、水官大帝,合稱三官大帝。永福宮主爐在正殿前方。
▲正殿內奉祀主神三官大帝,還有奉祀開漳聖王.天上聖母.關聖帝君.馬舍王公.玄天上帝.中壇元帥,其中在馬舍王公旁的護聖公,小弟就不是很清楚是哪一尊神明,如有朋友知曉,還請留言告知一下小弟。
▲可以看到香火旗上,有寫上三坑佳安聯庄永福宮的字樣。
▲在照片左側,三王公神尊為開漳聖王,在大溪地區俗稱開漳聖王為三王公,這應該是跟仁和宮的開基神尊,開漳聖王三祖有點關聯,像是小弟走訪大溪永安宮時,也是俗稱開漳聖王為三王公。永福宮地處龍潭靠近大溪,有奉祀開漳聖王倒也不太意外就是了。
▲主殿龍邊神龕,中間奉祀觀世音菩薩,龍邊方奉祀文財神爺,虎邊方奉祀天上聖母,前方左右從祀千里眼將軍及順風耳將軍。
▲主殿虎邊神龕,奉祀三山國王。這邊小弟稍微講一下小弟的看法,中間金尊為巾山大王公,看神貌來說這應該沒有什麼問題。龍邊方金尊以小弟看的感覺,神貌感覺是獨山三王公,一般獨山三王公神貌較為威嚴,且大多都有打花臉居多,手中也有拿武器居多,所以感覺此尊應該是獨山王公。相對虎邊方金尊,感覺應該就是明山二王公。
▲小弟也有對照網路上,2009年舊照片,龍邊方金尊寫的是獨山國王,依金尊神貌來說是對的,虎邊方金尊的牌子卻是寫巾山國王,跟現在又不一樣,中間金尊寫的卻為明山國王,兩塊牌子的部份又不對了。
▲總結,以前三尊國王坐位,明山二王及獨山三王順序就不太對,加上舊牌子明山王及巾山王的位置又不對。以現今依照三尊國王大小順序來說,中間坐巾山大王金尊是對的。龍邊方牌子寫明山二王這也是對的,但實際神尊又不太符合,虎邊方牌子的是獨山王也是對的,但就差在明山王及獨山王兩尊金尊,如果能換過來,應該就會比較符合。以上為小弟看法,實際以廟方為準。
▲龍邊側殿神龕,奉祀文昌帝君。
▲文昌帝君金尊聖像。
▲虎邊側殿神龕,奉祀註生娘娘。
▲註生娘娘金尊聖像。
▲虎邊前方邊爿神龕,奉祀義民爺神位。以上就是永福宮五座香爐,各神殿奉祀的神明。
▲廟上古式燈籠,有寫上開漳聖王及三官大帝的聖稱,可見在永福宮的開漳聖王也是有一定的地位。
▲永福宮的沿革文,小弟來的時候正好被擋住,所以小弟依照網路資訊略敘。永福宮創立於乾隆九年,西元1744年,早期為山隘墾的信仰中心,舊稱三坑仔永福宮,原主祀三山國王,後改為主祀三官大帝。兩百多年來經歷三次遷移,大正13年西元1924年遷到現址,信仰範圍有三坑及佳安地區。詳細沿革以廟方為準。
▲中門門神。
▲籤及筊杯。
▲廟內龍邊,天官賜福泥塑彩繪圖。
▲廟內虎邊,五路財神泥塑彩繪圖。
▲廟內龍柱。
▲廟上橫樑雙龍八卦彩繪。
▲三川殿橫樑雙鳳八卦彩繪。
▲廟內天井。
▲廟內大鐘。
▲廟上風神及雨伯彩繪。
▲廟上雷公及電母彩繪,下方也繪有節氣神的神將彩繪。
▲永福宮近年有重修過,門面相對來說新穎很多,小弟對照2009年舊照片,不知道舊石雕石獅是否還安在。
▲廟上剪黏人物作品。
▲廟上陶藝人物故事作品。
▲廟上的裝飾其實還蠻華美豐富。
▲永福宮永福臺。
▲永福宮金爐,這座香爐還蠻特殊的。有機會來到龍潭三坑及佳安地區,可以來永福宮參拜三官大帝及眾神明喔。
龍潭三坑佳安聯庄永福宮
主祀:天官大帝、地官大帝、水官大帝,合稱三官大帝。
地址:桃園市龍潭區三坑老街66號
GPS座標:24°50'40.3"N 121°14'54.7"E
連絡電話:03-471-2420
開放時間:早上06:00~晚上18:00
鄰近火車站:無,必須驅車前往廟宇。
到訪時間:2021/04
川川視野,感受民間信仰帶來的神奇之旅,下間廟再會了!!
※※延伸閱讀※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