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這次要來參拜的廟宇是大溪三民水流東東興宮,小弟查了一下資料,水流東地名原本是三峽插角內水流東社之名,大豹溪在插角向東流去為名,後來社遷來此也把地名帶來此地,國民政府來台後,將附近命名為三民村。水流東東興宮也是前身阿姆坪復興宮,因建石門水庫遷建分祀的其中一間廟。
▲來到大溪三民地區,復興路二段758巷口,就可以看到東興宮的牌樓了。
▲牌樓小路進來後就可以看到東興宮了。
▲走上階梯,此門為南門,一般來說會龍邊方入廟,此南門就是偏龍邊方這邊。
▲進廟參拜,共有十座香爐。
▲首先先參拜天公玉皇上帝,天公爐在靠近廟庭這邊。
▲正殿主祀:開漳聖王。從祀:馬舍王公。 東興宮主爐位於中門前。
▲正殿神龕,前方奉祀武財神爺.中壇元帥.馬舍王公,有些開漳聖王廟會有再奉祀輔信及輔順兩尊將軍,東興宮只有單奉祀輔順將軍馬舍王公,還蠻特別的。
▲鎮殿開漳聖王聖像,鎮殿開漳聖王前方,中間為開基開漳聖王聖像,左右應該也都是開漳聖王的金尊。
▲龍邊神龕奉祀觀音佛祖,左右從祀善才尊神及良女尊神。
▲虎邊神龕奉祀天上聖母,左右從祀千里眼將軍及順風耳將軍。
▲主殿龍邊邊爿,奉祀秦叔寶將軍。
▲主殿龍邊邊爿,奉祀尉遲恭將軍。
▲主殿虎邊邊爿,奉祀千里眼將軍。
▲主殿虎邊邊爿,奉祀順風耳將軍。
▲龍邊偏殿神龕,奉祀註生娘娘。
▲龍邊偏殿,註生娘娘神龕旁,奉祀神農大帝。
▲龍邊偏殿,神農大帝神龕旁,奉祀福德正神。
▲龍邊偏殿,福德正神神龕旁,奉祀值年太歲星君神牌。
▲虎邊偏殿神龕,奉祀文昌帝君。
▲虎邊偏殿,文昌帝君神龕旁,奉祀關聖帝君,左右從祀關平將軍及周倉將軍。以上就是東興宮十座香爐,各神殿奉祀的神明。
▲東興宮神桌,上寫民國壬子年,推算應該是民國61年置。小弟簡敘一下水流東東興宮的資料,東興宮前身為阿姆坪南雅宮,建廟於清光緒十六年,在宣統末年因蕃丁下山焚毀,至民國元年,大嵙崁仕紳出資重建,改名為復興宮。民國四十六年政府計畫興建石門水庫,民國五十年水壩蓋好擴大淹沒區,復興宮亦遭淹沒居民必須遷移,協調遷移到觀音沿海地區.八結.角板.三民,居民各自建廟。以上資料小弟沿用部份觀音復興宮之沿革,水流東地區則分建東興宮奉祀。以上提供參考,詳細沿革以廟方為準。
▲開漳聖王聖稱古式燈籠。
▲主殿上八卦藻井,主殿上佑我群黎匾額,上有時間為民國五十一年十一月,推測此匾額應該就是東興宮建廟時,當時的敬獻匾額。
▲中門門神。
▲龍邊門仙女門神,持香及花。
▲虎邊門仙女門神,持茶及果。
▲龍邊側邊門朝官門神,冠及爵。
▲虎邊側邊門朝官門神,貴及祿。東興宮有五座門,側邊兩座還蠻特別,通常一般都是加官及晉祿一起,富貴跟晉爵一起,但東興宮的四尊朝官編排比較不太一樣。
▲中門上中方淨符。
▲東興宮的捐獻箱也很特別,上面是類似以前公車投幣的小鐵箱,還蠻有早些年的感覺。
▲東興宮石雕龍柱。
▲廟上一景。
▲磨石子雙鳳牡丹圖。
▲拜殿上八仙法器藻井。
▲東興宮鼓樓。
▲小弟當天來到東興宮遇到一小喵,到了百吉復興宮也遇到以小喵,真的很特別。
▲參拜完後,小弟從北門出。
▲廟前涼亭。
▲東興宮金爐。
▲東興宮戲臺。
▲有機會來到大溪三民水流東地區,可以來東興宮參拜開漳聖王及眾神明喔。
大溪三民水流東東興宮
主祀:開漳聖王
地址:桃園市大溪區復興路二段758巷48號
GPS座標:24°49'51.2"N 121°19'46.8"E
連絡電話:03-382-5576
開放時間:
鄰近火車站:無,必須驅車前往廟宇。
到訪時間:2020/12
川川視野,感受民間信仰帶來的神奇之旅,下間廟再會了!!
※※延伸閱讀※※
新北市|新店區|安坑|外五張|大坪頂『太平宮』‐‐ 開漳聖王
宜蘭縣|礁溪鄉|龍潭『永興廟』‐‐ 連、趙、喬・三山國王・開漳聖王